《中国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由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以引导和规范我国儿童友好社区立体化、生态化、可持续化建设为目的的指导性文件。指南秉承《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指导思想,基于我国近年来儿童公共服务、社区建设和治理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结合社会相关方面多年在基层和一线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意见稿”)以推动中国首批儿童友好示范社区落成为首要目标,在三个宗旨和五个原则的指导下,围绕政策友好、空间友好和服务友好三个方面制定了15条准则46条细则。
宗旨
1. 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纽带,联结和整合社会资源;
2. 保护儿童权利、实现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3. 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社区自治。
原则
1. 坚持儿童权利、儿童优先、儿童参与;
2. 坚持普惠公平;
3. 坚持可持续发展;
4. 最大化利用社区公共资源;
5. 尊重社区及本地文化。
本次指南意见稿的编写,邀请了众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多名来自基层的实务代表参与。学者及代表们来自的领域涵盖了包括公共政策、社区治理、儿童权益、城市规划、社会服务、家庭教育在内的多个专业领域,集中体现了中国儿童友好社区平台的多元及跨界特点。本次指南意见稿历经数十次专题研讨,初步勾勒了中国儿童友好社区的面貌,也为下一步实质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儿童友好社区倡导的是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完善的是政府为民服务的体系,促进的是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受益的是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儿童。本次编写团队以严谨、负责、务实的态度开展工作,但鉴于中国儿童友好社区标准乃新事物,尚有认识不足、考虑不周的地方,望大家予以海涵和及时的斧正。组织方现面向公众征集本次指南意见稿的反馈意见。欢迎有志于改善我国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和谐社区发展的广大居民、社会组织、基层人员、市场组织、学术机构等人士,积极响应、真实反馈,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本次反馈截止时间为2017年10月16日。所有反馈建议请通过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官方邮箱info@cfc-c.org。组织方将认真听取公众反馈,开展指南修订工作。欢迎公众持续关注中国儿童友好社区促进计划,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一).政策友好 |
地方社区治理体系(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区域,也无论规模大小)保障《儿童权利公约》所载的儿童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二).空间友好建设标准 |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尊重儿童为主导的活动需求,将儿童的愿望切实落实在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以及儿童自由玩耍的环境上面,就此展开全方位规划设计。以儿童居所为出发点,社区其他空间为主要辐射发展圈,合理规划布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活、学习、游戏空间与配套设施,确保所有儿童的安全与可及性,促进儿童、成人的社区参与和互动,提高社区公共空间利用率与社区活力,实现儿童在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和经济上的权益与福利。
( 三).服务友好 |
建立专业的社区儿童工作者队伍,将社会工作与教育工作和健康工作衔接,为社区所有0-18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持续的普惠服务与支持。
《中国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特别鸣谢
王 乐 |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中国项目总代表 |
王 婴 |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 |
王小兰 |
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 |
王星星 |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中国项目副代表 |
王海蒙 |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新型城镇化与战略规划所总规划师 |
冯 淼 |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技术创新所人居指数课题规划师 |
成 梅 |
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健康评估研究室副主任 |
朱晓宇 |
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副部长 |
刘佳燕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刘俊华 |
海峡两岸社区研究中心院长 |
刘毅娟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
李 萍 |
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
李玉强 |
自然之友清河自然体验项目负责人 |
杨彩霞 |
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部长 |
肖 林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主任 |
肖 莲 |
苏州市億家乐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 |
吴 楠
|
美国UID建筑设计事务所首席代表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南京分院设计总监 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翠竹社区互助中心、明志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
何 玲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 |
佘 宇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调研员、副研究员 |
邹 涛 |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 |
沈 瑶
|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儿童友好城市研究会创办人 |
宋文珍 |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
张林江 |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
陈 虹 |
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学院讲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
陈 涛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授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 |
陈宇琳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
陈雪梅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高级项目专家 |
罗家德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主任 |
周惟彦 |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 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
钱宵峰 |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中国项目战略发展总监 |
徐晓光 |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筹资部兼海外部主任 |
高 健 |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联合发起人 |
谈小燕
|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 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部教师 清华大学“清河实验”项目主要执行人 |
黄婉秋 |
海峡两岸社区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
萧 明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
潘 芳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与信息中心主任 |
霍雨佳 |
中国儿童中心信息与科研部部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