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若想永续发展,就必须首先让这座城市的孩子得到永续发展。城市环境必须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支持孩子的全面成长,培养他们对社区与自然的热爱。只有这样,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才能成为城市永续发展的使者。
----------《宜居城市》
儿童天性活泼,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需要更加贴近自然、场地面积足够的活动空间。怎样在高密度的街区中开辟儿童活动空间?这似乎是一个难题。
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辖区内户籍人口约3.5万人,街道区域内每平方公里约1.36万人,虽然低于首都功能核心区每平方公里2.2万人的水平,但也算是城市人口高密度区域。
深入田村路街道的社区中,上述难题似乎已经有了破解的方法,这里并不缺少儿童活动场地、儿童标识甚至是更大面积的儿童运动场所。
田村路街道党委书记冯志明这样介绍,田村路街道着力于打造“宜居街区”,其中儿童宜居街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田村路街道通过研究明确自身五大战略优势,即:区位交通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土地空间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及发展后发优势,结合田村街道实际状况,运用优势视角来开拓儿童活动场地、开展儿童相关活动,实现“儿童宜居街区”这一目标。同时,还要建成“成人宜居街区”。田村路街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与优势,在建设“宜居街区”的道路上最终要显现自己的“田园梦想”。
阜四小院青少年学习竹笛
开辟社区存量 打造儿童空间
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有800余户居民居住的阜四社区是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家属院。长期以来,小区环境较差,社区管理不到位,属田村路街道典型的老旧小区。经过前期调研,街道工作人员发现该小区中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足。社区内有一处年久失修的自行车棚,由于长期处于失管状态,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早已丧失自行车棚的功能。田村路街道办事处在海淀区社工委、海淀区文委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在2014年6月,与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对该处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历时一年,废旧的自行车棚改头换面,成为颇具文艺气息的阜四小院。
阜四小院内部设有悦读馆、国学馆、棋艺馆、议事馆、康复馆、儿童观、友邻馆和展览馆等,是一处集社区学习阅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沟通交流、邻里互助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公益性文化空间。阜四小院通过“院委会自管、社工事务所维护、政府专家督导”的方式创新居民文化活动形式,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的层次和水平,为社区儿童提供活动场地。阜四小院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解决了老旧小区文化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通过开辟社区容量,解决了老旧小区中的缺少儿童活动场地的难题。
青墙灰砖的阜四小院不失现代感,充满着文化气息,大红灯笼悬挂着的门口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走进阜四小院,最先看到是小院别具特色的“课程表”。每个场馆周二至周日的所有课程都展示在眼前,课程名称、开课时间都一目了然。与億未来合作的儿童活动场馆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场馆内有十多位孩子正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探索。孩子们的家长和“场馆妈妈”则在一旁照看,及时帮助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进行活动。阜四小院每周周一休息,其余六天每天都有着丰富的活动。许多年龄较小还不能上学的孩子就有了活动的好去处,小区内的许多低龄儿童除了周一的休息日,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会过来億未来场馆,在这个适合他们的地方安心玩耍。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场馆设立带来的便利,下楼就能享受服务,而且还是公益性的。场馆定期还会开展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不仅孩子们的天性得到了释放,家长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负责阜四小院的活动策划及开展工作的北京市海淀区睿翔社会工作事务所的社工齐琳告诉我们,小院里不仅有億未来儿童活动场馆,图书室里面的书籍大多也是与儿童相关,另外还有专业的戏曲家前来指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并有开设指导孩子们书法练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是公益性,免费提供给田村路街道下辖的所有社区。
阜四小院的建设及成功运作成为田村路街道盘活老旧空间的成功经验。阜四小院以文化建设带动儿童参与活动,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盘活社区存量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在阜四小院成功运作的基础之上,位于田村阜石路第一社区内的的“阜一空间”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行。同阜四小院一样,阜一空间业已成为一座综合多功能的公益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阜四小院绿色种植活动
阜四小院亲子元宵节活动
牵手社会组织 开展儿童活动
2013年,田村路街道计划实施“家庭亲子大讲堂”项目,以提高辖区内儿童早期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水平。项目委托北京西城仲坤儿童公益服务社执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数千家庭从中获益。田村路街道办事处本着“便民、惠民、利民”的原则,建设集“党建、文化、教育、养老服务、人口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田村驿站。田村路街道引进孵化优质社会资源,扎根于社区文化阅读教育公益行组织北京市皮卡少儿图书馆(皮卡书屋)在2016年1月入驻田村驿站,并于6月正式面向社区开放。皮卡书屋田村馆目前拥有馆藏图书6117册,辐射田村周边25个社区,为培养地区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提供有益的帮助。
田村路街道还设计举办注重保障儿童参与权的“微设计,微改造”活动,得到了社区内儿童及其家长的大力支持。活动将社区内不同功能的井盖涂上不同的颜色,以方便社区内的儿童进行学习辨认。小区内部的道路标示线被涂上靓丽的色彩,提醒儿童注意行走安全。
在牵手社会组织的过程中,田村路街道探索出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特殊群体免费,社区居民优惠”。除了由街道整体购买的项目之外,田村路街道还联系许多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构入驻社区。阜四小院内有专门的为老人提供按摩服务的场馆,场馆内配备专业医师定期来到场馆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内70岁以上的居民可以免费享受按摩服务,70岁以下的居民按摩只收取30元的成本价。田村路街道依托社会资源丰富居民生活,大大提高的社区服务的质量。
阜四小院衍纸画活动
关注儿童健康 打造体育名片
一直以来,田村路地区足球爱好者及潜在足球人才数量大,但饱受场地匮乏之苦。2014年前,田村路公益足球场的数量几乎为零,很多爱好足球的青少年受场地的限制只能前往较远的场地进行训练。不仅如此,公共活动空间的缺乏使儿童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这也使儿童缺少了探索自然的机会,不利于儿童天性的发挥。
田村路街道的田村山是由企业承包、负责防火维护的荒山,封闭多年。在田村山开发之际,有关部门献计献策,相当一部分单位将目光瞄准商业,但街道力排众议,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三步走”措施,与企业共同开发、共建共享——2014年,由街道投资“开荒建绿”,在山顶建成4万平方米“空中草原”;在68块水泥围墙上建设了奥运项目文化墙,营造体育文化氛围,“拆墙透绿”,新增3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公园,铺设800米塑胶健身绿道,免费开放;2015年街道投资建成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地,同时积极申请市区级体育彩票基金,建成包括笼式足球、篮球和网球场共5块。田村山的建设以体育健身、生态休闲作为主题,修建了人工草坪足球场,拓展绿色健身步道。目前,田村山成为街道及居民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地,惠及周边百姓。以前的荒山改头换面,成为田村路街道建设“绿色田村”的一张名片,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还美化了田村路街道的环境。街道中的儿童也因此有了更多外出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田村路街道在打造社区体育的过程中,成立了田村路足球大联盟,积极推进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的共享,并举行青少年足球培训活动。田村路街道在开拓公共活动场地的同时引入文化建设理念,在建设宜居街区的同时打造重点品牌活动,为儿童参与、儿童发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田村路山地足球联赛、田村路文化艺术节、田村山亲子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不仅成为了田村路街道的一张张名片,更为社区内儿童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儿童背后的家庭也同时受益颇多。
阜四小院青少年足球运动
未来发展规划 关注儿童需要
据了解,田村路街道已经将打造适合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纳入自身的发展规划之中。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儿童的需要,打造“儿童宜居街区”。与儿童健康、亲子教育等有关的多个项目已纳入“宜居田村”的发展日程之中。
未来几年,田村路街道计划将街道辖区西部边界的原西郊蓄洪沙石坑改造为儿童友好公园。在田村山的基础上打造更加适合儿童活动的户外场所,让即使是居住在城市社区的孩子,也有更多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田村路街道关停了辖区内的污染企业沥青厂,并在沥青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计划打造为儿童体育文化社交公园。利用沥青厂原有厂房结构,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童趣。田村路街道还会将冰雪项目项目引入到社区体育中,在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大背景下,让更多的的局面以及儿童体会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日后,田村路街道将引资修建冰场,并组建青少年冰雪俱乐部。
2017年,田村路街道将重点打造“西木学堂”,继续以文化建设带动社区发展。西木学堂中的悦读空间、国学空间、亲子空间、智造空间、议事空间等都将为保障儿童发展权与参与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田村路街道通过开辟社区存量、联合社会组织、关注儿童健康等方式保障儿童的需要与权益,在建设宜居街区的过程中实现田村路街道儿童宜居这一目标。儿童在建成环境中获得的快乐和影响,是一个城市永续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田村路街道在实际工作中将儿童需要纳入社区治理之中,既保障了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的实现,更影响着儿童背后的家庭以及所在社区的和谐氛围的营造。